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46节(1 / 2)

“发射!”

船上的副将一声大喝。

顷刻间广州号左侧炮孔十余发火炮齐射。

十多枚炮弹在空中划过一道绚烂的弧度,紧接着迅速以抛物线落下,掉到了一里之外的河对岸草地上。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顷刻间爆炸声音四起,尘土飞扬,各种草屑、木屑、沙土满天飞。

紧接着已经削弱了很多的“砰砰”声音才传来,让阇帝罗阇·朱罗一世眼睛圆睁,嘴唇都颤抖起来。

“这个东西大宋卖吗?”

他激动地问道。

“这是大国重器,原则上,我们是不卖的。”

谭文学与章有为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终于找到买家了。

“我们有金子,大把的金子。”

阇帝罗阇·朱罗一世双手在胸前挥舞,对着谭文学说道:“我们可以用金子来买!”

“这个嘛”

谭文学沉吟道:“它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即便是在我们大宋也没有多少。”

“你们要制作这样一座火器需要花多少钱?”

“大概需要三斤黄金。”

章有为面不改色地说道。

北宋初期白银与黄金的比例大概是1比5左右。

后来随着白银开采,市面上白银增加,黄金稀少,一度涨到了1比8。

然而现在黄金与白银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比12,暂时维持这个比例好几年,并没有继续往上涨。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虽然全世界大量白银正在向大宋流入,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繁荣,白银的需求同样在暴涨。

包括铸造银币、打造银首饰、成为通用货币等等,朝廷还在大量收购白银,以此成为锚定物。

因而哪怕每年流入大宋的白银高达数百万两,可比例还是维持得非常稳定。

这样算的话,那么三斤黄金,就相当于36斤白银,576两银子,按照目前一枚银元等于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钱的比例,就是576贯。

看上去好像不多,因为大宋宝元年间与辽人交战的铜炮一枚造价要500多贯,这个价格也差不多。

但问题是那是铜炮。

明清代一尊铁炮造价才二百两白银呢。

清前期打郑成功,闽浙总督李率泰打造了一批红衣大炮。

每尊造价才193两,加上每尊300发炮弹,以及1800斤火药,也不过才每尊500两左右。

又不是晚清那种能打七八公里外,每分钟发射五六发的120的速射炮。

普通的一两千斤红衣大炮的工艺简单,造价成本根本不贵。

所以这三斤黄金一尊炮显然是在杀猪。

偏偏阇帝罗阇·朱罗一世这头猪还真就上勾了。

他稍稍盘算了一会儿。

虽然觉得三斤黄金一尊确实有点小贵,但还是咬牙道:“若是算上运费的话,我愿意以四斤黄金一尊的价格,购买五十尊。”

来大活了!

谭文学和章有为面色大喜。

得加钱

晚清时期,一尊江南制造局的120半速射炮价格在11万两白银左右。

而同时期德国克虏伯厂的120半速射炮价格仅需9000两。

如果只算成本的话,或许实际花费不超过1000两。

毕竟这9000两的售卖价,不止包括了制造成本,还包括了运费以及德国制造厂的赚取的利润费用。

从德国卖到万里之外的大清来,价格翻个七八倍很正常。

那为什么实际成本可能不超过1000两的火炮,放到本国造价就超过10倍呢?

原因太复杂了。

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没有技术,二是没有工业体系,三则是贪腐成性。

所谓的江南制造局贪污腐败非常严重,吃拿卡要可谓是样样精通,搞起枪炮来,技术缺乏,原材料缺乏,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即便是仿造也需要雇佣外国技术人员,所需的钢料、钢弹、钢管等一切原材料都依赖于进口。

如此一来,也难怪李鸿章发出造不如买的感叹。

毕竟同样的枪炮,江南制造局仿制的德国克虏伯炮,美国林明敦步枪,不仅造价比进口贵,质量还远逊色于进口货。

而眼下大宋的火炮技术已经进行飞跃式的进阶。

最开始主要制造铜炮,铜炮安全性好,可造价高昂,一门铜炮光成本价就是一门铁炮的两三倍以上。

铁炮便宜,大概只需要一百多贯,不到两百贯的样子,可安全性就大大降低。

这种情况直到武安钢铁厂成立,通过新型钢铁技术完成了熟铁升级到钢铁的技术变迁之后才有了极大的改变。

之后大宋产的大炮一律成为钢炮。

刚开始钢炮造价甚至比铜炮还贵,因此军中不得不先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