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十三年。
百宗征战频频,民间易子而食。
下宗黄风门弟子薛邵,路经黄龙山,心有所感。
于黄龙山取大机缘。
黄龙丹一枚,黄龙鼎一座。
自知天命将临,重回祖庙,改名陈绍,争霸天下。
乱世二十九年,道基境界巅峰陈绍,被一位紫府境界杀死,南陈国再度覆灭。
黄龙丹沦为道果,糅为气运,被尽数吞噬,合气黄龙山,成就一位半步紫府,
房间内,魏渊将柳如烟所书写的仙缘书合拢,眉间略带一丝探索。
仙缘书他可谓是倒背如流,这段时间不常看起的原因也十分简单。
因为时候未到。
上面的机缘还没有出世的时候,所以他不常翻起。
而魏渊之所以内心紧迫,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在看这一本仙缘书的时候,从柳如烟的口吻之中,窥探到了日后的天地大势。
首先,就是陈国是注定消亡的,在仙缘书隐晦记载,王朝末年,会发生一场巨变,从天而降的巨变。
彼时王朝末年,奸臣当道。
一位大能不满王朝控制各地气运,随后联合数十个上宗宿老,合力将王朝覆灭。
中央集权的气运再度回归地方,彻底开启了乱世。
社稷之器遗落民间。
从而开启了大洗牌。
各地的宗门为了收拢气运无所不用其极,相互之间更是伐交频频。
而那个时候,已经演变成个人武力称雄的世界。
同样,那个时候,便是柳如烟所书写的‘乱世’元年所在。
气运,是十分特殊的东西。
皇朝之中相信君权天授,故而每逢天灾人祸亦或者告慰上天都需要举行祭天大典。
算是某一种启示。
气运无形,但是作用却是无穷大。
有人的气运,气运鼎盛便可以扶摇直上,反之亦然。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气运,气运丰厚,便可以滋养天材地宝甚至天骄人才。
而无数宗门争夺的就是每一地的气运,归拢气运,不仅能够让自身变强,更能够让宗门昌隆。
实际上,在魏渊看来,此举和豪杰枭雄争霸天下,逐鹿中原并无不同。
只是管理的方式天差地别。
黄龙山有大机缘,皇陵有社稷之器。
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这是一个王朝最后的底蕴,也是无数帝王死后的居所。
这种大气运之人死后怎么可能不留下一些东西?
魏渊之所以没有图谋各个极其珍贵的机缘,包括皇陵,是有另一方面的原因。
那就是这些机缘都是有主的。
就像是小说里面的专属神器,只有特定的人才能使用
黄龙山同样如此。
如果没有合适的‘手续’,魏渊根本无法靠近黄龙山,更别说进入黄龙山了。
而所谓的‘手续’。
就是两封书信上面那印玺印迹。
一者代表着国之储君的太子麒麟印。
一者,代表着人主皇帝的大行皇帝宝印。
天下,朝廷的绝对正统,只会来自三个人。
皇帝。
皇后。
太子。
而他手中,得到了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正统。
赵子凤应声而来,沉声说道。
“王爷,部卒已经调遣离开京师了,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魏渊收回仙缘书,内心有一丝期待。
既然老天爷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能够让他在重宝出世之前图谋重宝。
他不介意提前把宝物取出来。
至于提前涸泽而渔导致的天下大乱,他可不会在乎。
至于道德君子所说的百姓的命,对于他而,百姓再重要,不是自己的,也只会显得无足轻重。
相较于百姓,他更愿意看到陈国陷入天灾人祸,早早覆灭。
提早进入内乱对他的好处简直是太大了。
至于天灾人祸造成的影响
大朝仪之后,四洲之地才是他的地盘,自己手里面的陆吾大将军印足以保证四洲气运不会紊乱。
这就足够了。
“既然准备好了,那就